答:北师港浸大(BNBU)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博雅型大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BNBU的博雅教育参照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博雅教育传统,同时根据中国内地的国情和内地学生的特点做出了调整和完善。BNBU的博雅教育注重学生心智的开启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以及人格的健全和养成,而非局限于某一狭窄区域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旨在培养既能深谙中国社会与文化,又具备全球眼光和视野的精英人才。
学校博雅教育强调给予学生广博的知识,通过小班教学、师生关怀、灵活教学等方式来实现。学生专业课大约只占一半,其他课程都是非专业或专业外延的科目,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除了个别基础导论课,均釆用小班教学模式。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充分关注,有利于提高师生交流,确保高质量的双向教学互动体验,确保学生的学习发生成效。
BNBU的博雅教育课程结构,包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大学核心课、通识教育课及自由选修课。其中,大学核心课涵盖大学英文、大学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课、全人教育体验课程及健康生活方式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涵盖人文、社科、艺术、创意、服务学习、专题研习等领域,强调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整合和实践运用;此外,同学们还需要修习一定学分的自由选修课,同学可以选择:(1)在海外合作高校交换学习一学期;(2)修读副修课程;(3) 修读本专业以外,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自由选修课:学生可用于副修、海外交换或修读更多通识或专业课程。
*2025级新生,课程结构以Undergraduate Handbook 2025-2026为准。
为培育更多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为本校学生提供副修课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在修读本专业之外,更加系统、深入地修读其他学科的机会,增强学生在学习上多元化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选择跨专业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成为复合型人才。目前学校共推出23个副修专业。
工商管理学院:财务学、应用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与应用、会计、工商管理学、创业与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
人文社科学院:英语、翻译、新闻媒体、公共关系与广告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规划与社会创新、全球中国研究;
理工科技学院: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可持续性与管理、营养及全球健康学;
文化与创意学院:音乐、剧场与表演、艺术与设计、旅游和活动管理。
注:副修专业不另外颁发证书,无需额外交费,在学生成绩单上体现。
BNBU人文社科学院设置外国语言与文化中心,向全校学生提供第二外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古典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教学。
国际化教育
英文教学:BNBU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和教学媒介。
除少数与中文相关的课程外,BNBU所有的课程实施教材、讲义、教学、辅导、考试四年全程英文授课。使学生在英文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从原来的学习英语转化为使用英语学习,学习效果及英语运用能力能发生质的改变。
国际化课程:BNBU的课程按照香港浸会大学的学术标准设置,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国际标准,所修学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获得认可,打破了校际间交换学习和学术交流的瓶颈。
学校拥有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师资队伍,招收中国内地、港澳台与外国籍的学生,致力于多元校园文化与环境的打造。
通过与国外的交流合作、交换学生、寒暑期课程及海外实习、海外义工等方式,给予学生跨文化体验,培养了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是BNBU创新博雅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灵魂,它一方面是对香港浸会大学“全人教育”理念的传承,另一方面又针对全球化时代的特点以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有所创新。全人教育不仅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而且要使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审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精神和职业操守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旨在培养博雅通达,健全发展的人。BNBU全人教育共有六个学习模块:情绪智能、体育、艺术体验、义工服务、环境意识和逆境管理。全人教育关注学生各种潜能的增长,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塑造良好的性格,拥有广泛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多元价值观。它强调体验式学习,激励学生开启自我教育并体验“实践出真知”的过程。同时,寒暑期还有丰富多彩的全人教育学生实践项目。
四维教育
“四维教育”是BNBU独特的创新教育理念。“四维”,即师(学校)、生(学生)、家(家庭)、国(社会)。它以学生为核心,集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透过四方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家庭、心理、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全方位关爱与服务,达到培育全人的目标并成功实现学生向社会的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