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近30名国际新闻专业(简称国新)校友回到了母校参加“校友日”活动,并在国新茶话会上与老师及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
国际新闻专业课程主任阮纪宏副教授,助理教授孙彦殊博士,讲师Michael Mcllvain、Vincent Lam,助教杨鸿业、Abeni Hill等与同学们齐聚,现场气氛活跃。

老师与十届国新学生齐聚一堂
一段由国新学弟学妹们录制的欢迎视频拉开了茶话会的帷幕。一句句“欢迎回家”及真挚的祝福,使学长们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
随后,阮纪宏副教授致辞,他表示很高兴看见校友们“回家”,也为国新各年级间的相互帮助、联系密切而感到欣慰,希望此次校友回家可以把他们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目前国新已有六届毕业生,此次回到UIC,校友们都为UIC的发展变化感到欣喜。此外,许多校友都分享了他们毕业后的经历,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不少触动和启发。

校友们分享毕业后的发展情况
目前在深圳任职《晶报》深度部的2010届校友王子键说,每年回到UIC都会感到它的成长,很高兴看见它越来越成熟、完善,也为UIC的成长感到骄傲。
2014届的学姐黄卢婷就职于唯品会的出口事业部。她说:“也许刚毕业时会感到迷茫,但在不断的尝试中,你便会慢慢发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人生路需要慢慢摸索。”
2012届的徐堃学姐曾在北京《新商务周刊》当记者,也在凤凰网做过编辑。现在,在东风日产企业做自媒体运营。徐堃说,在找工作时除了根据自己的喜好,也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
谈到在UIC四年的学习,校友们都表示获益匪浅。2010届的吴炯曦在利物浦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他说,在UIC以及国新最大的收获是学习知识的速度快、能力强。且在UIC的学习给了他不断前进的力量,推动着他为喜欢的东西不断努力。

校友安英昭为专业的发展提建议
2013届的姚为微曾任《时代周报》金融记者,她说,在UIC的学习使我们有时间规划的概念,而这种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UIC也拓展了我们的眼界,培养了我们独特的见解,这都是UIC学生的优势。
见证着国新的成长,校友们也对母校和专业的发展提出建议。2013届校友安英昭学长在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取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新闻社记者,参与了抗战70周年等新闻的报道。他说,因为UIC是全英文教学,因此,对于新闻专业,学校对学生融入国内新闻行业的培训较少,在“专业用词”等方面难以与国内新闻行业相统一。希望新闻专业可以与国内的新闻行业多进行对接。

“回家”校友与在校师生合影
国新是一个大家庭。此次茶话会,已毕业的六届校友们,加上在校的四届学生,正好是十届同堂。花开凤凰,十年回家。希望下一个十年,我们还会再相会。
文:李艺湉(U新社 大一国际新闻)
图:刘勇、国际新闻专业学会
编辑:陈晓虹
(来源: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