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离开UIC的第几个年头?还记得那时赶DDL、做Pre的感觉吗?现在的你,身处何处?是否偶尔会想起曾经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一直未曾鼓起勇气Say Hi 的他/她。
还记得手握录取通知书,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开始远离家乡的求学生活。当时觉得,珠海这个地方真是远啊!后来才发现,这里只是起点,一个让自己可以走得更远的地方。也曾被各种DDL虐得发量渐少,频繁搬宿舍也让人很困扰,新旧校区两边跑,图书馆排队进场要赶早,早八的课强睁眼,全英课程有时很苦恼……可是就算吐槽了一百遍,毕业后,还是想念这里。

有一些老师至今记忆犹新。他们也许是GPA killer,但课上所学的东西,至今受用;困惑时走进他们的办公室,也会给你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箴言。总是超级骄傲地告诉身边的朋友我的大学多么好,即使又像读了“四年高三”但这是让我变得更优秀的地方。她很年轻,还有一些不完美,但我们却愿意与她一同成长。当年是谁陪你散步聊遍心事,当年是谁为你整理好毕业帽的流苏,当年第一次因“母校”二字酸了鼻子,当年说好的要常回来看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4月27日,在北师港浸大(UIC)第五届“校友回家日”活动上,一场青春快闪感动了师生和300多名返校校友,校长汤涛院士带领师生们一起为新中国70华诞献上最真切的祝福。各届校友重返母校,欢聚一堂,寻找共同的美好青春回忆。


今年也是UIC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十周年,汤涛校长为首届校友颁发毕业十周年纪念牌。2005年,首届毕业生和UIC共同迈出了博雅教育探索的第一步,也见证了母校巨大的发展。
汤涛校长为首届毕业生颁发纪念碑
汤涛校长在致辞中说,在和校友的接触中,他感受到了校友对母校的热爱、关心和支持,令他很感动。汤校长表示,校友不仅有很好的交流能力,同时心怀感恩、关怀他人和社会。博雅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既有通识基础,也有国际视野,更有家国情怀的人才。希望校友们继续支持学弟学妹和学校发展。UIC今后将与校友加强合作,特别是创业的校友,可以考虑利用学校的资源从而实现双向合作。
校友会总会会长谢澈也谈了自己的感想,他说过去的北师港浸大已经克服了重重困难,现在和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各地校友会将一直支持和帮助学弟学妹的发展以及母校的建设。希望以后哪怕是毕业15年、20年,校友们也可以常回母校看看。


除了为首届校友颁发毕业十周年纪念牌,汤涛校长、陈致副校长、张聪副校长、魏楚雄协理副校长及各学部的院长和老师还为“寻找一百个你”、校友林、校友墙捐赠项目的校友颁发纪念证书,感谢他们对母校的回馈。当天颁奖仪式出席嘉宾还有香港浸会大学校友会会长梁贵华先生和前会长萧泰仑先生。校友企业BeePlus设立校友奖学金,每年将表彰3位在公益实践、社团实践和商业实践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鼓励他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陈致副校长为萧泰仑先生颁发校友林捐赠纪念证书


在揭幕仪式之后,现场响起了悠扬的小提琴声,师生或奏响乐器,或放声歌唱,陆续从人群中走出,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全场师生及校友一起挥舞手中的国旗进行大合唱,热情激昂的歌声回荡在UIC校园。在这个新老生欢聚,寓意传承的时刻,师生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快闪献礼即将到来的新中国70华诞。



还记得那些和好基友、闺蜜一起泡图书馆,在球场挥汗如雨的日子吗?还记得那位课上严厉,但也会在你失恋时安慰你的老师吗?在“校友回家日”,校友们和亲爱的老师聊聊近况和未来、和多年未见的老友来一场王者荣耀、与当年的对手再在球场上一决高下,场面热闹。




2018届会计学专业毕业生陈天伦是当天校友篮球赛中唯一的女生,她说:“今天回到母校,校队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忘不了UIC女篮校队,大家一起集训,一起参加省赛的拼命日子。感谢焦健教练,感谢队友,真的很想再和队友一起打球吃饭聊天。现在看到崭新的体育馆篮球场,真的觉得学弟学妹们很幸福。”
2016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石少锋是当天活动的主持人,他在26号晚从北京匆匆赶来,即使28号还要上班,他也坚持要参与“校友回家日”。在UIC毕业后工作了两年,石少锋前往英国的埃克塞特大学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现在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回首往年,有太多故事,“再见”二字还未说出口,便开始感慨时光匆匆,来不及多为你制造些回忆。唯愿此去有繁花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文字 I 廖秋娴(MPRO)
温雨辰 蔚晓婧(U新社)
视频 I 温铭辉 屈炳辉(MPRO)
张衍成(大一公共关系与广告)
郭睿 王熹(U新社)
图片 I 廖秋娴 何锭
吴玉棠(MPRO)
郭睿 王熹(U新社)
编辑 I 高昕瑜(MPRO)
来源 I 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