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国的途径有哪些?

    答:在UIC出国的途径有许多种:

    在UIC学习四年后,拿到香港浸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可以申请海外大学的研究生课程。

    在校期间:在UIC就读后可申请和UIC有合作关系的院校就读交换生,也可前往香港浸会大学参加交换生项目,或参加UIC每年组织的寒暑期课程。此外,还包括海外实习、海外义工服务等与国外交流合作的其他活动。


  2. 学校提供哪些辅导及个人成长帮助?

    答:UIC提供全方位的学生辅导。“导师关顾计划”(Mentor Caring Programme,简称MCP),是大一新生开启与学校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

    所有新生都将被安排进入MCP小组,小组由导师(所在专业)、朋辈导师(高年级学生)和组员(大一新生)三部分构成。导师作为学校的代表,连接学生和学校,与同学建立关系,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大学初期在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同时,导师、朋辈导师对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课外活动等方面给予关怀和辅导,帮助新生早日适应本校的国际化教育模式和学习生活。

    在2023-2024学年,新生们按其所读的专业被分成 232个MCP小组,每组大约8-15名新生。导师们通过谈话分享、聚会、户外活动等多样形式给予新生关怀和辅导。除此之外,导师亦会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以及推动其个人的成长。

    学术导师计划 (AAP):UIC的教育理念重在鼓励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向课程主任咨询专业相关事宜,也可以跟其他教师交流课程内容。为了进一步增强师生关系,UIC于2020年启动学术导师计划,旨在指导和帮助大二至大四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对学校更有归属感,更高效及积极地学习。学生可以向老师咨询学业、竞赛、实习、升学、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各专业学术导师安排详见专业相关网页,我们鼓励有需要的同学主动与导师联系。


  3. 学校有什么课余活动?

    答:UIC致力于创造国际化的文化氛围,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了一流的学者和专家担纲执教。目前,学校汇聚了来自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教师。 学校经常邀请国际学者、艺术家、作家和海外知名人士来访UIC,举办国际性的讲座,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触摸到全球脉搏,感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融合。

    UIC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成长和超越,培育学生成为具有服务精神的领袖人才。UIC现有兴趣社团59个,其中学术类11个,文化艺术类15个,体育运动类22个,义工服务类4个,其他类7个。同学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面素质的发展,以及较好的英语能力,让北师港浸大学生在各类比赛中锋芒渐露,多次在全国乃至世界赛事中获奖。


  4. 苑舍(UIC宿舍)的管理情况怎么样?

    答:UIC博雅小镇(宿舍区)每栋宿舍大堂均设有门禁管理系统,需刷卡进出。博雅小镇除配有超市、便利店、食堂、商务中心、电脑房、多功能室和医疗中心等配套设施外,每栋楼均有24 小时开放的自习室;每层楼有一个洗衣房,1~3 个公共空间,供学生交流及简单煮食;每两层楼有一个空中花园,供学生休息放松身心。

    UIC倡导全人教育,并贯彻在学生的宿舍生活中。我们邀请来自学部的教授担任各个苑舍的舍监,参与苑舍管理;每栋楼有一位舍堂主任(相当于辅导员),与学生一起住在宿舍,近距离地与学生接触;另外,我们也聘请了高年级的学生担任学生舍堂导师,一起参与到苑舍文化建设中来。目前,已形成传统的苑舍文化传统活动有:苑舍高桌晚宴、苑舍日论坛(大一生和毕业生各一场)、以及为了增强苑舍凝聚力的苑际达人赛。此外,每个苑舍也有举办各具苑舍特色的小型活动,让学生的苑舍生活更加多元化。


  5. UIC海外暑期课程有哪些国家?学习多久?

    2023年暑假,UIC学生获得在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新加波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庆熙大学、成均馆大学等17所海外高校的实地短期暑期学习和4所高校的线上暑期课程学习的机会。部分合作院校减免了UIC学生语言成绩要求,还有的院校对UIC学生暑期项目的学费有部分减免,还有的将择优给参与项目的UIC表现优异的部分学生奖学金。在2022年暑假,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对UIC 8名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了奖学金。

    UIC暑期项目均含正式课程,凡满足转学分条件的同学在项目完成后可申请将学分转回UIC。线上课程较出国留学课程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文化沉浸的机会,但是在费用上会比较占优势,有些合作院校对我们的学生进行了学费的部分减免。


  6. UIC海外留学项目有哪些国家、学校?大几可申请?什么条件?学习多久?交换生名额?

    答:UIC作为一所国际化大学,国际化交流是UIC教学特色之一。经过选拔,UIC学生可以前往其中一所UIC海外合作院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通过海外学习可以让同学们开拓国际视野,增长见识,拓宽人脉,零距离感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同时,为将来升读世界名校做准备。

    目前UIC为学生提供两类不同的学期海外留学项目:第一类是免交对方学校学费的交换生项目,交换生只需要按照UIC学费标准向UIC支付学费;第二类是付费制学期留学项目,学生需要同时按照UIC学费标准向UIC支付学费,并按照对方院校学费标准向其支付学费。

    学期海外留学项目一般对Y2和Y3学生开放。国际发展处每个学期的学期末会公布下一轮学期海外留学项目的具体名额。申请学期海外留学项目的基本条件是IELTS6.0(读、写、说、听四项小分不低于5.5)或TOFEL79(读、写、说、听四项小分不低于19)和cGPA2.5(sGPA不低于2.0)。

    目前UIC建立合作关系的海外院校总共有64所,其中北美24、欧洲21所、亚洲15所、大洋洲2所、南美2所。


  7. 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认证是指什么?

    答:会计学专业认证:UIC会计学专业获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及香港税务协会(TIHK)的专业认证。UIC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可以考取香港注册会计师和香港特许税务师专业资格。

    UIC会计学专业是中国内地第一个通过香港会计师公会认证的专业。UIC会计学专业学生只需要通过4+1个考试科目即可完成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资格课程(QP)考试,而且在读会计专业本科生在大四即可报名参加QP考试。

    UIC会计学专业亦已获香港税务协会专业认证,是内地第一个获得此认证的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参加特许税务师(CTA)资格考试时,可免试5门考试科目中的3门。


  8. UIC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

    答:北师港浸大(UIC)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博雅型大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UIC的博雅教育参照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博雅教育传统,同时根据中国内地的国情和内地学生的特点做出了调整和完善。UIC的博雅教育注重学生心智的开启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以及人格的健全和养成,而非局限于某一狭窄区域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旨在培养既能深谙中国社会与文化,又具备全球眼光和视野的精英人才。

    学校博雅教育强调给予学生广博的知识,通过小班教学、师生关怀、灵活教学等方式来实现。学生专业课大约只占一半,其他课程都是非专业或专业外延的科目,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除了个别基础导论课,均釆用小班教学模式。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充分关注,有利于提高师生交流,确保高质量的双向教学互动体验,确保学生的学习发生成效。

    UIC的博雅教育课程结构,包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大学核心课、通识教育课及自由选修课。其中,大学核心课涵盖大学英文、大学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课、全人教育体验课程及健康生活方式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涵盖人文、社科、艺术、创意、服务学习、专题研习等领域,强调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整合和实践运用;此外,同学们还需要修习一定学分的自由选修课,同学可以选择:(1)在海外合作高校交换学习一学期;(2)修读副修课程;(3) 修读本专业以外,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自由选修课:学生可用于副修、海外交换或修读更多通识或专业课程。

    *2024级新生,课程结构以Undergraduate Handbook 2024-2025为准。


    为培育更多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为本校学生提供副修课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在修读本专业之外,更加系统、深入地修读其他学科的机会,增强学生在学习上多元化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选择跨专业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成为复合型人才。目前学校共推出18个副修课程。

    工商管理学院:财务学、应用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与应用;

    人文社科学院:英语、翻译、新闻媒体、公共关系与广告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规划与社会创新、全球中国研究

    理工科技学院: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可持续性与管理、营养及全球健康学

    文化与创意学院:音乐、剧场与表演、艺术与设计、旅游和活动管理。

    注:副修专业不另外颁发证书,无需额外交费,在学生成绩单上体现。

    UIC人文社科学院设置外国语言与文化中心,向全校学生提供第二外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古典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教学。


    国际化教育

    英文教学:UIC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和教学媒介。

    除少数与中文相关的课程外,UIC所有的课程实施教材、讲义、教学、辅导、考试四年全程英文授课。使学生在英文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从原来的学习英语转化为使用英语学习,学习效果及英语运用能力能发生质的改变。

    国际化课程:UIC的课程按照香港浸会大学的学术标准设置,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国际标准,所修学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获得认可,打破了校际间交换学习和学术交流的瓶颈。

    学校拥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师资队伍,招收中国内地、港澳台与外国籍的学生,致力于多元校园文化与环境的打造。

    通过与国外的交流合作、交换学生、寒暑期课程及海外实习、海外义工等方式,给予学生跨文化体验,培养了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是UIC创新博雅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灵魂,它一方面是对香港浸会大学“全人教育”理念的传承,另一方面又针对全球化时代的特点以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有所创新。全人教育不仅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而且要使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审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精神和职业操守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旨在培养博雅通达,健全发展的人。UIC全人教育共有六个学习模块:情绪智能、体育、艺术体验、义工服务、环境意识和逆境管理。全人教育关注学生各种潜能的增长,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塑造良好的性格,拥有广泛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多元价值观。它强调体验式学习,激励学生开启自我教育并体验“实践出真知”的过程。同时,寒暑期还有丰富多彩的全人教育学生实践项目。

    四维教育

    “四维教育”是UIC独特的创新教育理念。“四维”,即师(学校)、生(学生)、家(家庭)、国(社会)。它以学生为核心,集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透过四方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家庭、心理、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全方位关爱与服务,达到培育全人的目标并成功实现学生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9. 贵校颁发的香港浸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为什么有“荣誉”二字?

    答:香港学位不同于内地,只有学业水平较高者才可获得此项殊荣,学生获得哪一个等级的学位证书是根据本人在学期间的cGPA(累积平均绩点)来确定。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的分类如下:

    First Class (甲等)

    Second Class (Division Ⅰ) (乙等一级)

    Second Class (Division Ⅱ) (乙等二级)

    Third Class (丙等)

    Pass (颁发一般学位)


  10. 专业及课程如何设置?教学质量怎样保证?

    答:UIC 的本科专业课程全部通过教育部审批或备案,按照香港浸会大学的学术标准设置,每一个专业的课程都要经浸大教务委员会质素保证系统的严格审查和认可,以确保UIC 所设专业与香港的学位标准相符,符合市场需求和国际趋势。

    UIC 的课程设置达到国际标准,所修学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获得认可,打破了国际校际间交换学习和学术交流的瓶颈学校2024年按专业大类加专业的方式进行招生(2024年统招招生专业以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布的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招生方式

    招生专业名称

    入校后就读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类(按大类招生)

    财务管理

    财务学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管理

    工商管理

    创业与创新管理/电子商务与资讯系统管理

    /数字媒体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创意与管理/旅游、酒店与会展管理

    新闻传播学类(按大类招生)

    广告学

    公共关系与广告学

    传播学

    媒体与传播学/媒体艺术与设计/影视学/动画与互动媒体/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

    外国语言文学(按大类招生)

    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

    翻译

    应用翻译学

    计算机类(按大类招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

    按专业招生

    会计学

    会计学

    按专业招生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商业分析

    按专业招生

    社会学

    全球化与发展/数字社会科学

    按专业招生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按专业招生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按专业招生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按专业招生

    统计学

    统计学

    按专业招生

    金融数学

    金融数学

    按专业招生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

    按专业招生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按专业招生

    音乐表演

    音乐艺术


    注:(1)学校最终招生专业以各省招办公布的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2)北师港浸大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以生为本、志愿优先、择优选拔,原则上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前完成专业确认,让学生在第二学期按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开始专业学习。学生入学后可深层次了解各学科和专业,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习情况,自主填报分流专业志愿。各学院专业分流评审小组,将从个人意愿、个人能力、学业成绩、个人作品集、个人陈述、小组面试、老师评价七项标准中,挑选若干项作为本招生大类专业分流的选拔标准,综合确定专业分流名单。

    如需具体了解各专业,请参考《北师港浸大招生手册》或浏览北师港浸大官网各学院页面:www.uic.edu.cn


  11. 2024年UIC在新高考改革省市的选考科目要求是什么?

    序号

    专业/专业类名称

    非高考改革省份科类(四川、新疆、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陕西)

    “3+3”新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海南)

    “3+1+2”新高考改革省市选考科目要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贵州、安徽、江西、广西、吉林

    1

    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文史或理工

    不提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

    2

    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传播学)

    文史或理工

    不提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

    3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

    文史或理工

    不提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

    4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工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5

    会计学

    文史或理工

    不提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

    6

    经济学

    文史或理工

    不提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

    7

    社会学

    文史或理工

    不提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

    8

    应用心理学

    理工

    不提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

    9

    食品科学与工程

    理工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10

    环境科学

    理工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11

    统计学

    理工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12

    金融数学

    理工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13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工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14

    音乐表演

    不分文、理

    不提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

    15

    人工智能

    理工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注:2024年各省市区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及计划以各省市招办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12. UIC设有哪些奖助学金?

    答:2023年UIC的入学奖学金有全国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全额、半额)、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全额、半额)、学科特长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此外还设置珠海籍本科新生学费减免政策。在符合学校奖学金续得政策的原则上,以上入学奖学金及学费减免政策为期四年。

    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竞赛中获得全国和省级奖项的同学可申请学科特长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根据条件,有可能获得学费全额或者半额减免。2023年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获奖条件及评定办法详见学校《2023年UIC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实施办法》

    2023年珠海籍本科新生学费减免政策详见学校《2023年UIC珠海籍本科新生学费减免实施办法》

    同时,学校设有国家政府类、学院类和捐资类别的奖助学金,激励学生在学业、社会实践、全人发展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冯燊均先生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许嘉璐全人教育奖学金、校长荣誉奖学金、院长推荐奖学金等)由学校本科生奖助学金委员会按照学校奖助学金的具体规定评定。

    注:在校奖助学金设置详见学校学生事务处“奖助学金申请”专栏。